我们常听到一些图像处理的名词,什么数码照片,图像运算、混合模式等,但初学者往往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不到它们的含义。特别是在学习混合模式的时候,面对生涩难懂的教材,常常不知所措。
本次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数字运算的一个小领域-利用混合模式抠图。
菜菜:混合模式可真难学,看到有的学习资料列出一大排的工式,算得我眼花,有的则发几张图片,说这个混合会暗一点,那个混合会亮一点,看来看去也不明白是干什么用的。
祁老师:混合模式确实不好学,有的朋友会拉出复杂的公式来解释,但那样太不直观,而如果用照片叠加的方式来理解的话,又无法理解其变化规律。以我的观点,初学者更应该注重对混合模式规律的研究,只要明白两张图片进行某种模式的混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就行了,关键在于学以致用,推导公式的工作交给数学家去做吧。
这里推荐在混合模式方面讲解比较独到的书籍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选择的艺术》系列书,由关文涛先生所著,非常适合图像合成的深入研究。如果喜欢视频讲解,可以看一下由我制作的《Photoshop专家讲堂》光盘,可以对混合模式建立较为直观的认识。
本期使用的工具与技巧:混合模式、蒙版。
抠图前的知识储备-认识滤色与正片叠底模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识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学习混合模式需要掌握的内容很多,讲解起来也需要相当的时间与耐心。本次课我们学习的是混合模式抠图法,因此我们选择一种直观的方法来讲解-试验对比法。
我们来看第一张图片,这是我预先制作的分层图片,下面是一张照片,在上层我们放上一个渐变色块,它上黑下白中间灰,颜色有着平滑的过渡。我们为这个图层起个名字为“试验层”。
我们首先要看一看当我们对它应用图层混合时,图像发生的变化,分析变化规律之后,应用于实践。
在图层面板上设置试验层的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标示1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试验层的白色部分马上消失啦!在黑白的过渡部分也只留下了黑色,白底被完全去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试验层就好比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上了黑色,而在后面我们应用了正片叠底混合模式之后,把黑色的颜色保留,白色的画纸被完全清除,变成了在透明画布上绘画的效果。这是使用选择区抠图无法达到的!
我们再把混合模式变为“滤色”(标示2所示),图片立即变了样,白色被保留,黑色被去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正片叠底和滤色是相对应的两种混合模式,就好比左手与右手的关系那样,矛盾而又统一。
从上面的试验可以看出,正片叠底模式可以用来抠取浅背景中黑色的毛发,滤色模式可以抠取暗背景中白色的婚纱。如果结合使用这两种模式,我们还可以抠出玻璃瓶的高光和暗调,从而得到透明的玻璃瓶效果。
利用混合模式抠出头发
我们已经做过基础试验,下面我们进入正题,看一看如何把混合模式应用于实践
我们再来看看这张图片,仔细观察头发部分,可以发现头发与周围的背景反差很大,头发部分很暗,而且头发与背景交界处会有淡淡的过渡色,如果我们用选择工具抠取的话,复杂的边缘形状将会使操作非常痛苦,而且在抠取完成之后,还会留有非常难看的灰白边缘。如果我们用正片叠底混合模式来抠取的话,就没有这个问题啦!
1.将人物图像放在背景图像上,本例中我们使用一幅风景照片做为背景,来检验抠图效果。大家可以在图层面板上看到背景层。
在人物图层上,按Ctrl+J将它复制一份。我们将使用两个人物图层来构成最后抠出的人物图像。
2. 单击标示1处所示的眼睛图标,将最上方的人物图层隐藏。单击“人物”图层,将这个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正片叠底模式,如标示2所示。
图像马上就有了巨大的变化,人物图像的白底被去除,后面的背景透了出来。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被设置为正片叠底的图层,较亮的像素会变为透明,较暗的像素也会和下层的图像合成在一起。
正是因为正片叠底的这个特性,颜色较暗的头发被非常干净地抠了出来。不过人物面部因为颜色较亮,也被变成了透明,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所以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蒙版把人物副本图层进行抠取,两层结合抠出人物。
3. 单击人物副本图层前面的眼睛图标,将它显示出来,单击这个图层,放大图像,使用多边形选择工具,将人物主体部分选择出来。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蒙版按钮,将它转化为蒙版。人物内部的透明现象马上就修正过来。这就是多层结合抠图法,我们可以分别抠取图像中的各个局部,最后多层叠在一起形成结果图像。
不过现在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我们观察两个图层中头发的接合部分,可以发现它们的融合很不理想,有着非常生硬的接合边缘。这是因为正片叠底图层与下层混合之后,头发部分变得更黑了,上层的图像与下层图像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出现了生硬的边缘。
本文来源:中国教程网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如想浏览更多更好的PhotoShop教程内容,请登录:http://www.tootnn.com/edu/image/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