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

www.365-588.com XKER.COM 时间:2018-04-17 11:25:14  评论:

广州医生谭秦东因在网上发帖称内蒙古生产的“鸿茅药酒是毒药”,警示部分老人不要饮用该酒,遭内蒙古凉城县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逮捕。“医生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被跨省追捕”事件在舆论场不断发酵,并引发了医学圈、学界、媒体、公众的热议。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图源网络)

1.事件梳理

2017年12月19日,拥有麻醉医学硕士学位的广州医生谭秦东在在美篇APP发表《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称在老年人群体中热销的“鸿茅药酒”,实际上是酒剂类中药,成分中含有多种毒性中药材,并在标题上指鸿茅药酒是“毒药”。原帖中援引多地食药监部门的通报和此前的媒体公开报道,指出在老年人群体中热销的鸿茅药酒,存在夸大宣传、曾被责令停售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该文章发布在仅5个粉丝的账号上,阅读量只有2241次,内容主要是医学分析和健康科普,材料多来自公开报道和处罚通告,除了“毒药”二字有些情绪化外,找不出专业错误。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2018年1月10日,谭秦东在自家楼下被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警方带走,目前被羁押在凉城县看守所。

2018年1月18日,@鸿茅药酒官方商城 微博发文《一名利用互联网公开损害鸿茅企业和产品声誉违法人员被依法刑事拘留》,称“网民谭某在互联网上发帖公开损害鸿茅药酒声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2018年1月25日,家属收到一份“逮捕通知书”,上面写到,谭秦东因“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被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公安局逮捕,现羁押在凉城县看守所。这时,刘璇才知道,导致丈夫被跨省抓捕的竟是那篇“科普文章”。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2018年4月15日,@凉城县公安局 发布通报称,对谭秦东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系因其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并表示“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值得注意的是,该条微博关闭了评论。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2.舆情发展

4月13日19时,成都传媒集团所属微信公众号“红星新闻”发布调查文章《红星调查丨广州医生发帖称"鸿毛药酒是毒药" 涉嫌损害商品声誉被警方跨省抓捕》,率先爆出“医生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被跨省追捕”事件。随后@红星新闻 在微博也发布了此篇调查文章。

此篇调查文章发布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媒体、各界名人学者纷纷参与到事件讨论中,13日23:00-00:00和14日8:00-10:00期间相关舆情量出现小高峰。15日,凉城警方发布通告,相关舆情量也因此在当日12:00-13:00达到峰值(截至16日13时)。此事件涉及多方,争议颇大,在处理结果未明确之前,预计相关讨论仍将持续,可能会出现新的舆情高峰。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发展趋势,来源:识微商情)

从各个平台显示数据来看,微博是讨论此事件最主要的平台,占比97.5%。微博是国人常用的社交平台,也是人们发出自己声音的主要工具。“医生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被跨省追捕”事件激起了人们对医生的同情,对鸿茅药酒和凉城警方强势行为产生不满,显然国人不愿意当“沉默的大多数”。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媒体类型,来源:识微商情)

虽然新闻类媒体(新闻+新闻APP)讨论量远不及微博,但其依然是事件传播中重要的参与者,传播次数较多的相关文章大都来自于新闻类媒体。“网易新闻”上发布的文章《医生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文中没虚假事实》传播次数较多,达172次。该文记者当事医生谭秦东的妻子刘璇,并提到谭秦东在申诉书中表示标题不妥但文中没虚假事实。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热门文章,来源:识微商情)

“医生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被跨省追捕”事件引发了各界关注和讨论,微博上较为活跃的博主以认证媒体为主,其中@澎湃新闻 多次发布事件相关动态,对相关涉事人员、企业内部人士、消费者等进行了访问调查,让公众能够对此事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涉事人为一名医生,活跃博主中也有两位与医学相关的博主@丁香园 和@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此外,媒体人@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资讯自媒体@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也积极参与到此事件讨论中。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重点博主,来源:识微口碑)

“医生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被跨省追捕”事件讨论热度值最高的地区为涉事医生所在地广东,其次为日常活跃度较高的北京、上海。然而,此次涉事企业所在地内蒙古如以往事件中一样,显得十分低调,讨论热度排名靠后,或因当地网民相对较少,并不热衷于参与热点事件讨论。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地域分析,来源:识微口碑)

3.舆论观点

“医生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被跨省追捕”事件披露了多重问题,在整个舆论界,此事已是众声鼎沸。不少大V对鸿茅药酒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揭露,也对凉城县公安和检察的办案行为提出了强烈质疑。全网情绪以负面为主,占比62.9%。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情感分析,来源:识微口碑)

媒体观点整理:民事纠纷不该刑事化

“光明日报”发布的文章《吐槽药酒遭跨省抓捕:警惕民事纠纷刑事化》:涉事企业或许更该反思,“违法成瘾”式自黑对自身商誉的损害。执法办案失公,自然也将矛头引向了当地警方。在此事并不具备犯罪须具备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前提下,动用刑事手段,而不是让涉事企业自己到法院提起诉讼维权,显然不应该。“民事纠纷刑事化”严重伤害了法律严肃性,损害办案者的公信力,也会导致个人权利被侵害。“民事纠纷刑事化”的另一面就是不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这也跟权力谦抑的原则相悖,也会伤害法治本身。对此倾向,必须严防,而不可容其蔓延和抬头。

“人民日报”发布的文章《人民日报:跨省抓医生 鸿茅药酒底气何在》:厂家在网上遭到谣言中伤,或者真的认为网络言论损害了其正当权益,除了与对方交涉澄清事实、删除言论外,还可以走民事诉讼渠道,向对方索赔。厂家绕开民事调解和诉讼,直接诉诸警力,对当事人进行跨省抓捕,这自然引起人们反感。警方侦查存在仓促了事、证据不充分等情形。在这种情况下,警方千里迢迢赶赴广州抓人,也就很难不被人质疑是滥用警力,过度介入民事纠纷。鸿茅药酒作为非处方药,既是药又是酒,说是药又到处宣传“所有人都能喝”,说是酒又正如网友所说,除了肝癌没有它治不了的病。一家屡屡违法宣传、欺骗消费者的厂家,竟然还认为质疑者损害其名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管怎么说,厂家动用公权力千里跨省抓人,看似牛气冲天,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做只会让更多人知道其违法违规劣迹。

网友观点整理:支持谭秦东医生,鸿茅药酒本就有问题,质疑当地警方及监管部门

@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医生是社会良心底线,在众多神药神酒神保健品充斥社会,坑害公众健康制造无数伪科普的当下,只有他们具备严谨的医学知识,以无畏的勇气揭露骗局,直面内外勾连的利益集团,面临巨大的人身风险。此刻,我们一定要做的,是全力声援,保护社会良心底线!我支持谭秦东医生,鸿茅药酒是毒药,欢迎跨省抓捕!

@丁香园:鸿茅药酒违法广告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但内蒙古食药监管理局作为监管部门和广告批文核准部门,却一路为鸿茅药酒广告「开绿灯」。现在凉城县公安局还跨省逮捕批评这个毒酒的谭秦东医生。公权力还是保护公平正义的力量吗?

@小儿外科裴医生:有毒的不仅是药酒,也不仅仅是企业,还有批准这个药酒为药品的药监局,还有为企业千里抓人的公检系统。

@法山叔:为什么我们对这起事件如此愤怒?我想,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第一,是警方在本案中积极的作为,很容易令我们产生其作为国家暴力机关,却在充当地方企业“黑心”打手的不良印象。第二,是鸿茅药酒这种追究批评其产品的自然人刑事责任的行为,涉嫌对公众批评权的严重妨害,已经触及了公众最敏感的利益。现在我们说话,需要三思而后言、不言的地方太多了。而在此情形下,你鸿茅药酒居然告诉我们,我们作为消费者,竟连作为同等民事主体的企业都不能批评和质疑了。因为当我们质疑大企业可能存在的任何不良乃至违法的行为时,即使依据的是专业知识或生活常识,如果你没有百分之百确凿的证据,那你就要小心哦,你极有可能被跨省追捕哦。企业会用其庞大的律师团队将你告到破产,会动用良好的政商关系把你抓进大牢。一个不能接受他人质疑和批评的企业,不会是一个大气的企业。一个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企业,更不是一个好企业。

@要知道一个事实:在这篇文章之前,鸿茅药酒已经在市场上饱受质疑。鸿茅药酒或多或少隐瞒自己“非处方用药”的身份,而不是保健品,不提自己的禁忌人群,极易造成误导,屡遭处理之后,仍然坚称“所有人都能喝”。鸿茅药酒中的附子、何首乌等成分,本身就被医学界认定为具有致癌性。近期又有媒体曝出,药酒成分中所含的豹骨为珍稀动物制品。在这么一个四面楚歌的舆论环境之下,鸿茅药酒遭遇的退货和谭医生的这篇小文章真的构成因果关系吗?的确,谭医生的表述有不妥的地方,特别是在网文的标题中使用了“毒药”一词。但是,表述不妥,与民事侵权和刑事犯罪的界限,应该判然有别。 警权动用应当谨慎,特别是当进入刑事程序,直接可以限制一个公民的人身自由,涉及到将来的定罪处罚时。原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申诉-删贴解决的问题,一脚油门踩到死,直接动用国家机器跨省抓捕一名医生,是否妥当?

4.起底鸿茅药酒和鲍洪升

鸿茅药酒由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简称鸿茅国药)。据该公司官方网站介绍,鸿茅药酒始创于1739年,于1992年获得批准,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15020795,属于非处方(OTC)药、酒剂类中药。产品含有何首乌、人参、地黄、附子、半夏、豹骨等67味药材,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病症。“注意事项”明确写着:“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在医院就诊”,“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

有媒体根据近十年的职能部门的公告文件做出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广告曾被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10省市18次采取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

2010年,包括“鸿茅药酒”在内的多个药品广告,曾被海南省食药监部门点名,称其“多次利用专家、患者为产品疗效作证明,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和适应症范围,并含有不科学的表示药品功效的断言和保证行为,严重欺骗或误导消费者”。2018年2月份,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2017年度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中,曾要求在该省范围内,停止播出包括“鸿茅药酒”在内的部分药品广告。

《人民日报》旗下的《证券时报》4月16日刊发长篇报道,起底鸿茅药酒的掌门人鲍洪升的发迹史,同时披露他“这样一个长袖善舞之人,只花了500多万就控制了当时固定资产近5000万的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图片来源:e公司官微)

2016年9月12日,@鲍洪升 还在微博上打着“民族品牌”的旗号,大骂媒体为“不良媒体”、记者为“利欲熏心”(已经删除)。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图片来源:中国刘杰 )

值得一提的是,“医生吐槽鸿茅药酒是‘毒药’被跨省追捕”事件13日爆出后,@鸿茅药酒官方商城 @鲍鸿升 @凉城县公安局 的粉丝都有一定程度增长,@鸿茅国药 则是先降后升。至于为什么关注他们,想必大家多少能猜到原因,就不多做分析。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粉丝变化,来源:识微口碑)

仅分析提及“鲍洪升”的话题热词,可以看到人们对其的态度十分不认可。网友赠送一个“绝命毒师”称号,称鲍鸿升为“真正的傻逼收割师”。鲍洪升的百度百科自称“黄金家族的嫡传后裔,成吉思汗的第19代子孙。”随后网友爆料一则消息“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员分析逾5千多名亚洲男子的基因后,推断亚洲有8亿人是成吉思汗等11位古代领袖后人”,遭网友无情的嘲讽“傻逼”。

鸿茅药酒案网络舆情分析_www.365-588.com

(话题热词,来源:识微商情)

5.鸿茅药酒案有解吗?

“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但“是药三分毒”,鸿茅药酒并没有在产品说明中标注出所有成分存在的风险因素,反而曾经在广告宣传中使用了“每天服用”、“长期服用”这样的字眼,误导消费者、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鸿茅药酒到底怎么样,非科班出身的我们确实无法做出准确的解答。果壳网植物学专家刘夙曾提供了一个数据: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一共批准了46种新药(新分子实体),是1996年以来获批数量最多的一年。这其中,绝大多数小分子类药的分子机构是纯人工合成,没有一种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只有一种新药的机制不明,其他都有明确的药理。

作为一款通过审批、在市场上流通的非处方药品,鸿茅药酒的实际疗效似乎并没有太多临床数据支撑,如何驳斥谭医生提出的质疑,怎么让用户安心?

鸿茅药酒这次的舆情危机几乎无解,初期的瞒封删如火上浇油,不仅没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反而使当地警方和鸿茅药酒更为被动,在多次敏感事件采取蛮力封删之后,舆论快憋炸了的愤怒情绪一次性的倾泻在鸿茅药酒上,舆论形势呈一面倒状态。

人们早就对现在社会中泛滥害人的“保健品”已经愤怒到极致,在主流媒体上尽情的打广告,给自己的父母亲人洗脑,导致许多人既浪费了钱财还耽误了病情。然而黑你钱者还要你命,揭露现实者被送进监狱,直指企业的无良,监管的无力,权力的滥用!人们的群情激愤,实际上仍是为了正义能够及时到来。从这一点来看,对于政府的舆情还是有解的。接下来的剧情,看各方的行动和声明吧!

版权归识微科技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也可按Ctrl+D收藏本页面,谢谢!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