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好未来正在进行一场全面变革,在产品和业务上均开始重大调整,重新构建自己的发展模型。纵观好未来的发展史,从早期的白手创业到赴美上市,从一个传统线下K12培训品牌,到向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教育科技公司转型,好未来的每个阶段都在不断思考、迭代。每个关键时间点背后,好未来到底是怎样思考、进化的?好未来近期在其官方公众号推出“好未来创业故事”系列文章,其中呈现了品牌发展的轨迹。多知网获授权转载,本文为第二篇。
2017年,成立十四周年时,好未来在总部的前台旁搭起一个二层小楼,牌匾上写着“知音楼”。在好未来所有的新员工内培中,知音楼是每次都要被提及的重要所在,这里是好未来的起点,记录了创业早期的风雨兼程。
再回过头看,“知音楼时代”的好未来,弱小,却生机勃勃;年幼,却志向远大。十五年后的今天,张邦鑫依旧清晰的记得这段最早的奋斗时光,记得当时一群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在破旧的办公室里为一道数学题唇枪舌剑的日子。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但有些东西,即使十多年过去了,依旧从未改变。
(为纪念好未来第一个办公室知音楼,现今总部的员工休闲区也承其名)
成为好老师有多难
创办不久,学而思在北京中小学课外辅导领域已经小有名气。
可是,看到学生越来越多,张邦鑫却喜忧参半:如何在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保证教学品质和用户体验不下降?
对教学质量的担心,让张邦鑫辗转反侧。他思前想后,首先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招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
十多年前,北京知名中小学辅导机构主要以公立学校兼职老师为主,走“校中校”路线。此时的张邦鑫还是个无经验、无资源、无人脉的“三无”大学生,自然招不到这样的老师,而他内心想要寻找的也是另一类老师。
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张邦鑫发现真正打动学生的老师,绝不仅仅讲授知识,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散发出对知识的热爱,对思维的启迪和对育人的情怀。
于是,张邦鑫到各大高校论坛广撒英雄帖,他要到重点大学里寻找优秀的大学生来当老师。可惜的是,应者云集,适者却寥寥。
(2008年,学而思高校招聘巡讲)
第一批应聘的老师一共有60位,张邦鑫和曹允东面试了整整一天,累到虚脱,最后只录取了3个人。
其中一个表现尤为突出。他一进来就向工作人员询问面试细节,了解怎么讲课。别人试讲时,他一直坐在后面默默记笔记,一边听一边学,总结经验教训,试讲后以第一名被录取。他就是刘亚超,高中数学全国联赛一等奖获得者,后来负责初中部,因为战绩优异成为学而思联合创始人。
那时,学而思招录标准十分严苛。因为这个严苛的标准也带来过误解,还招致过一场不小的风波。
一次,北大一个宿舍的几个同学一起过来面试,结果全军覆没。他们回去一讨论,非常生气,一致认为学而思就是一个骗子机构,根本不是真的想招聘大学生,于是就在学而思发布招聘信息的北大未名论坛和清华水木论坛上发投诉帖:
有个骗子机构“合同条款极为苛刻,工资时薪低,每次上课都要提前20分钟到,每次要提前三天给教案,还必须参加他们定期的教案编写活动。”
……
这些投诉的帖子一度给学而思的教师招聘带来了巨大困难。
(2006年,清华水木论坛上对学而思招聘的质疑)
虽然创业维艰,但学而思在师资上却仍然坚持“高配”:创业伊始便从211、985院校招揽人才,而且录取率不到5%,这个标准延续至今。但过了选聘关之后,要最后走上讲台,新老师还要经过一系列辛苦的修炼——练课、听课、做题、写教案、试讲、练板书,完成这长达半年的各项内功修炼才能授课。
曾经一位北大毕业的数学老师回忆:“我接连试讲了7次课,写了几万字讲义,才站上学而思的讲台。”
不过,这位老师不知道的是,后来的老师一堂课练习几十遍是常态,2010年天津学而思有一位叫徐研的老师,为了准备暑期班的课,在培训期间,足足练了100多遍。
给学生递一把椅子
彼时,与一般课堂的严肃齐整不同,学而思教师的授课方式讲究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总是欢快活泼。很多家长听了,都非常惊讶——原来数学课还能这么上?
一位早期学生家长至今记得,当年孩子的数学老师把一道复杂的列式方程题,层层分解,化繁为简,最终引导孩子找到了答案,孩子从此不再畏惧难题。
“当一个学生想自己爬桌子,却爬不上去时,一个好老师不会把学生抱到桌子上,而是在旁边悄悄地递一把椅子。当学生自己轻松爬上椅子,并从椅子爬上桌子之后,他会欣喜的认为是自己爬上了桌子。”谈及给学生信心和成就感是教学的奥秘,张邦鑫如是感慨。
(与其把孩子抱上桌子,不如悄悄地给他递把椅子,他会自己爬上桌子)
据学而思早期教学负责人张超月回忆:“这些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们功底很好、视野又很广,擅长从生活中、时事热点中和综艺节目中找到有意思的素材融到教学中,把知识点讲得出其不意又融入生活。同时,他们也把自己读书时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习惯传给了学生。”
由于年龄相差不大,学而思的老师与学生走得很近。课上是师生,课下像朋友,常常一起聊天、吃饭,甚至互怼。学生对老师又喜欢又佩服。
来自北京徐女士的儿子,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在学而思读到高三,儿子很喜欢这里,跟几位老师处得像哥们一样。让她印象很深的是,初三的数学老师思路活跃,每次讲题都会列出五六种解法,从中选取最优的思维方式。所以儿子特别崇拜他。
毕业那天,那位老师告诉孩子:只有非常努力,才能毫不费力。孩子这才知道,原来每次2个小时的课,老师常常准备9个小时。为了找到一道题的最优解法,老师会泡在书店里翻阅七八本参考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给学生一杯水,你不止需要有一桶水,而是要能连接整个大海。
与这些优秀人才接触越久,张邦鑫越发感到他们给教育带来的能量。他们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品格,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终将影响学生,带给学生受益一生的能力。
“这些年,优秀大学生毕业后更多进入到会计师、律师、投行、互联网等热门领域,其实教育行业更需要汇聚优秀人才——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速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度。”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学而思,学而思在很早期就非常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并且,每年学而思都要花大力气辗转全国各地名校,做宣讲,跟大学生讲教育理念,讲学而思的初心和使命。慢慢的,越来越多的高阶人才加入进来,不仅有老师,也有技术和管理人才。
统一教研,讲好每一节课
2005年夏天,一次,张邦鑫在一个教学点检查时,遇到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看着不像是学生的家长。于是,张邦鑫就上前和他交谈起来。
聊过三两句,这个年轻人就直言:“这里的老师讲课还有不少改善空间。”
细谈之下,张邦鑫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冒充“家长”来旁听的家教老师,自己也在创业办班。两人相谈甚欢,后来这位年轻人干脆关掉了自己的辅导班,一心一意加入学而思。那年秋季,他带的班全部报满。他的名字叫白云峰。至此,学而思几位创始人全部到位。
(学而思联合创始人白云峰)
随着更多优秀人才涌入,学而思迅速成长起来。但很快,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每个老师讲课风格、讲义和进度不同,家长的体验很不一样,以致有的班挤不进去,有的班招不上来……
张邦鑫琢磨良久后发现,如果教学不是基于标准化的个性化,不是保障质量的个性化,是伪个性化。因此,他决定统一教研。
但这是一个艰辛的起步。
在那个名师当道的年代,几乎没有机构做教研,他们无从参考,人手也捉襟见肘。当时,张邦鑫还在北大生命科学院读研,每天看论文、做实验,掌握了一套标准的研究方法和流程。决定做统一教研时他就想着,能否借鉴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教学教研?
那时,他和刘亚超带着老师们摸索前行,每位老师负责一个年级的几章讲义,写完后统一发送给他们,二人审定汇总后,再送去印刷。每学期开课前,知音楼办公室就像快递分拣仓一样,堆满了大袋子,里面装着各年级的讲义。
(2008年,刘亚超进行教师培训)
最早的黑白讲义,朴素得近乎简陋,但它却是很多老师的心血。那段时间很多老师周一到周五编讲义、备课,周五晚上和周六日继续上课,非常辛苦。
但是在统一教研这件事上,因为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还出现过“流派之争”。
在学而思创立之初,当时北大数学学院才女季云英在学而思兼职代课,学院派出身的她强调数学的学术性,认为数学授课应该严谨认真;但张邦鑫更注重趣味性,认为可以打破常规,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两人争论了两个多小时,僵持不下,季云英一气之下辞职了。
于是,张邦鑫继续按他的方式教下去,颇受学生欢迎。然而随着学生数量增多,他逐渐感到吃力,这才认识到专业性的重要,又好言好语地把季云英“请”了回来。
后来,季云英做系统教研时也发觉趣味性的价值。
“教学不是绝对的学术性或趣味性,而是二者的结合,既要考虑知识的传授,又要符合孩子的认知”。显然,双方都认识到另一面的价值,学而思的教研就是在争论中不断迭代的。到今天为止,季云英还是学而思教研系统平台负责人。
随着学员规模越来越大,对教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学而思正式成立教研部。彼时,学而思只有60个老师,他们把最优秀的8个老师抽调出来做标准化教研。
但是,撤下这些一线名师,让他们离开教学岗位去做幕后的教研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不仅家长有意见,老师本人也都很不情愿。张邦鑫和白云峰就一边和家长沟通,一边做老师的思想工作。
“如果不让我站到讲台上,我觉得当老师这个事情就没意思了”一位女老师抱怨到。
张邦鑫开导她,“你自己讲课的话,挺多影响一两百个孩子。但是如果把你的优秀经验开发出来,传递给更多的老师,这样不就可以服务千万个孩子了吗?”
这样的工作方式也在学而思内部延续下来。每当学而思内部出现问题时,张邦鑫和几位联合创始人都会去一线,听大家的声音,听一线老师和学生的声音。
统一教研之后,学而思一节课主体内容标准化,保证了扩张时的质量底线,同时也给老师留出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与之前培训机构不一样的思维是:多数学校会突出自己有多少名师,多少90分以上的老师;而学而思要保障的是,最差的老师也不能低于80分,这样高分的老师会自己“生长”出来。
于是,学而思走出海淀,走出北京,走向了全国。
(今天的学而思课堂,用互联网科技扩散优质教育资源)
永远没有最好的教研
做教研的标准化绝对是个苦活累活。教研老师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寻找每道题、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还要融入教育理念。一般教研部写出讲义以后,教学部和学科部会提出很多修改意见,一遍遍地打磨讲义。
在学而思,有个非常著名的“集体备课”环节,并且所有老师都要参加。集体备课的那一天,讲课的老师,拿着讲义,面对讲台下坐得满满当当、来自四面八方的老师开讲,接受大家各种质疑。正是在这个高压环境下,倒逼老师们不断去迭代、创新,不断优化讲义内容。
“在学而思,所有人的讲义都不会让人满意,而且怎么改都不会满意,大家对教研永远有更高的要求,教研永远是流动的。”学而思高中数学老师赵铭雪说。
有意思的是,学而思的讲义推出后屡屡被一些机构抄袭,但抄袭的速度赶不上迭代的速度。这也是学而思应对变化的唯一招式——只有加速奔跑,才能向前迈出半步。
为了让讲义更有吸引力,2009年暑假,张邦鑫决定将黑白讲义全部改成彩色讲义。为此,数学组老师披星戴月地奋战了两个月。彩色讲义推出后,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2010年,ICS智能教学系统上线,给教学增加趣味性)
十多年来,教育市场风云变幻,学而思的教研内容早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但今天的研发人员和从前一样,不断自我突破。
(对原文有所删改)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也可按Ctrl+D收藏本页面,谢谢!感谢本文来源方:转载自学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