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网4月27日消息,在多知网举办的第十五期OpenTalk活动现场,晓羊教育CEO周林分享了主题为《走班排课产品是如何解决公立校痛点,产品未来走向何方?》的演讲,详细的阐述了如何用“一人一课表“解决新高考“3+3”选科模式带来的走班管理难题以及晓羊教育产品的设计难点及设计逻辑。
以下是周林的演讲内容,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我就不做更多解读了。我们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基本上没变过,一直是文理分科,中间虽然做过一些尝试,但实际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动作。教育部的课改从80年代就开始推,但真正能实际落地的基本没有,为什么?因为指挥棒没变,高考不变,什么东西都变不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只有一个指挥棒,就是两次考试,高考和中考。
2014年上海、浙江已经是试点了,去年有一届学生真正参加过新高考,之后又有4个省市进入,分别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今年的话,前期教育部公布有17个省市进入新高考,所以今年会有一个爆发的过程。
新高考是什么,我大概做一下解读,不知道大家对这个事情了解不了解。新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考试的结构化,新高考以后就不分文理了,不分文理就是“3+3”考试,其中语数英三科是所有考生都要考的,还有3科绝大多数省市我们看到的方案是从余下的六门科目(物化生史地政)中任选3科。浙江又加了一门信息技术,所以它是7科里选3科。
新高考产生的最大痛点:走班排课
学校怎么面对新高考?怎么在新高考的状态下能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弯道超车?
因为新高考,产生了一个最大的痛点——走班排课。什么叫走班,是新高考倒逼出来的一个教学模式。以往学校采用的是所谓的行政班授课,北京大部分高中一个年级十几个班,外地的(高中)一个年级有的有二十几个、三十几个班,一些班是文科班,一些班是理科班,所有的教学模式都是这样。
高考改革以后,因为高考不分文理,这种模式就没法满足了。我们来算一下,高考改革以后选考科目6选3,排列组合一下,这里面有20种可能性。一个学校不太可能可以开20种班,怎么办?固定班级的授课模式没有办法满足新高考,就需要开始执行走班教学,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同桌、任课老师、教室。
这就给学校的教学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原来是行政班的授课,每个班一张课表,同班同学的课表是一样的。一旦走班后,每个人选择不一样,课表完全不一样。由原来一班一课表,变成一个学生一个课表。于是排课就变成一个最大的刚需点。
这个刚需点特别难做,为什么难?
首先,6选3,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多学校就主要开几个选择就可以了,主抓文科、理科,我不要20种选择都有。但实际上,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选择的时候,都会选择两理一文,或者两文一理,纯粹选文科或者理科会变得非常少。举个例子,去年高考改革第一年新高考的时候,上海的考生选出来的组合是纯理科(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不到百分之一,所以20种选择,学校一定是要想办法开齐的。
现在我们听到上海、浙江的一些学校说,开不齐,没有那么多老师和教室,就开套餐。
但是套餐制是无法长久继续下去的,这是为什么?
第一,这与我们国家高考改革的意图完全相违背。第二,有的校长说我这么做好管理,教学好开展,但如果长期这么做,学校的高考成绩会急剧下降。如果专注开几种套餐,做强做大,不是很好吗,高考成绩怎么会下降呢?
新高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计分方式,叫等级赋分制。比如物理考了80分,如果这个科目很难的话,80分已经排到1%的学生里面,折算出来的分数是100分。也有可能这次考试很容易,或者跟你比的学生都是学霸,那可能80分是40%这个阶段的学生,计算出来的分就是30或40分,这就是所谓的等级赋分。
高考的20种选择,就像运动会有20条赛道一样,如果你一直选择某条赛道去跑,会发现大部分的套餐都会选择最好开的去跑。因为等级赋分制,大家选择最常见的5个套餐会让竞争变得非常激烈。
所以要保证高考成绩把所有的赛道都能开齐,就像参加运动会,是不是参加所有的项目,才能保证在运动会的总积分是最高的?所以学校会逐渐采取从“小走班”模式到“中走班”模式,再到“大走班”的走班模式。
那么,核心痛点就来了,走班以后,课表怎么编排?
之前学校编排课表,教务老师因为一个班只有一个课表,每个学期调整也不大,所以都是人工编排。走班后,每个学生一张课表,基本上人工是不太可能的。然而排课这件事情,从算法上来说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在数学上把排课的问题归为一类问题,比如一周只有40个课时,老师和教室有限,类比的问题就是有一个固定大小的空间,外边有一堆不同形状的物体,学生选择都不一样,我要把这些物体放到这个空间里面来,这个课表就排出来了,要是落了一个物体在外边,这就行不通了,因为不可能让一个学生没课上。
五年前,当晓羊把美国最先进的算法引到国内的时候,发现完全不能用,因为国内尤其国内高中,教育资源极度匮乏。
有100立方米的空间,外面有50立方米的物体,谁都能放进去,高校就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我们国内高中的情况是什么样?100立方米的空间,外面可能堆了98立方米甚至99立方米的物体,而且形状各异。因为行政班是规规整整的一个个立方体,现在因为选择不一样,我外面有98立方米的形状各异的物体在外面,这个难度就很大。
这是一件极难的问题,晓羊教育的优势在哪?就是技术壁垒。现在市面上能够真正做到自动化排课的,人工参与极少的机构应该只有晓羊,我们还在深度打造算法。
晓羊即将要发布新品“走班数据中枢”,把排课算法固化到一个智能芯片里,同时以课表数据来支持学校其它的信息化业务。
现在很多学校走班以后,资源够不够用,教室就这么多,老师就这么多,大班额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好像这个事情完全不可能实现。但我们在全国做了那么多所学校,只要你有一个很好的算法,我们看到的情况,资源的增加,尤其是教师资源的增加不会超过1%。走班只是一个动态分配的过程,我们的学生数没有增加,我们的课时数也没有增加,为什么原来是够的现在不够了,无非是你的算法没有做到最优而已,所以如果按照理论的角度讲,是够的。
所谓大走班,其实最节省资源,小走班对资源的利用最不好。100立方米的空间,现在已经不是规整的立方体,还是想走班的幅度不大,所以物体就打得不是很散,外面堆了形状各异的大型物体,你要放进来,肯定是非常浪费空间。那大走班什么意思,就是物体都打得很散,如果我把这个物体打得非常散,都是细小的沙子,也是形状各异,那你还会浪费空间吗?
晓羊也通过算法帮助学校解决了走班很多方面的问题,并且100%满足学生的志愿。我们绝对不会牺牲学生的志愿,不会说这个学生的这种组合没办法,我们遇到太多的学校,某些组合只有个位数的学生选,这也没有问题。
排课的刚需,让我们有机会整合基础教育大数据
晓羊教育到底走向何方,走班排选课是我们想做的事情之一,是我们切近体制内教育的一把刀,因为它现在是最痛的点,最刚的需,我们通过这个痛点切进去。那为什么会选择走班排选课?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这是教育信息化行业一次百载难逢的机会,因为我们能够整合基础教育大数据。
给学校排课,学校所有的基础数据都需要清洗和整合,所有学生的数据、教师的数据、家长的数据、课程的数据、教室的数据,这些数据一个都不能错,如果错了一个数据,肯定哪个学生的某张课表就错了,那就没办法上课了,这是唯一的一次机会给我们整合最完整、最准确的基础数据。
第二,学校一切的活动都是由课表驱动的,举个例子来说高铁是由高铁时刻表驱动的,高铁火车什么时候到站,什么时候离站,工作人员什么时候把检票口打开,什么时候开始检票,什么时候要举旗打信号,一切都是跟那张时刻表息息相关的。我们学校也是一样,学校一切的教学都是围绕一个个教学班展开,原来教学班就是行政班,走班以后是一个一个教学班都是重新组合的班级。我们学校所有的活动,比如考勤、成绩,过程性评价,德育等都是围绕这些教学班展开的。这些活动最基础的数据要有,老师要知道这个班有哪些学生,这些数据只有课表里面有,通过课表让我们抓住了所有教育信息化的入口。晓羊教育愿景远不只这个,我们有自己的专有数据协议,帮助学校全面打通数据,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基于这两个原因,晓羊教育要打造基础教育技术的一个新的生态。因为在走班的形态下,基本上学校一切的活动都会围绕着课表来进行。
比如像提供作业类服务的企业,会想要跟晓羊合作,通过两款应用型模块免费给到学校。一个是老师分发作业的模块,还有一个是作业题库的模块,老师可以从题库里挑题组成作业发给学生。C端变现,基于学生作业的数据,可以推送个性化的作业辅导等付费服务,通过C端变现。
所以(很多教育类产品)必须要和课表数据对接,晓羊就变成一些教育产品进入B端学校的渠道。这样可以通过高考改革的政策红利,满足学校的痛点,同时整合底层数据,打通数据孤岛,以这个数据为依托,支持在这个教育生态里面方方面面的应用。
Q&A
问:多年教学会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比例,新高考改革之后,这个比例可能会打破,比如说这个学校一共有8个物理老师,但是今年学物理的人特别少,一共是7个班,但是政治的班特别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周林:这个问题非常好。首先第一,大家可能有一个误区,如果我没有选这门课,我就不上这门课了。比如政治今年500个学生里面只有50个学生选了政治,占10%,是不是政治老师要下岗?其实不是。这6门课所有的学生都要上的,只不过需要上的程度不一样。
如果这门课你是选了的,你要参加的是高考选考,没有选的要参加它的会考。会考是合格性考试,只有及格不及格。所以没选择政治的话,你也要上政治课的。你选择了的科目可能一周有5、6个学时,没有选的话,可能是2个课时,只是课时数的差别。不过选考的确给学校的师资配备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进老师也没有用,因为学生每年的选择不一样。今年可能物理选的多,明年可能地理选的多,那该如何解决?
这块也是给在线教育又带来了特别大的机会。这种模式已经在四川地区跑通,成都七中网校把一些科目通过直播课的方式辐射到周边500多个高中,不仅排了学校的自己的课程,同时把在线直播课一起排。以后不仅成都七中网校可以做,甚至好未来、新东方,我觉得都有可能做布局,只要体制内的学校认可这种模式。高考改革对教育信息化来说是重新洗牌的过程,还有更多的可以做。
问:关于选科的问题,我们知道在学校里面学校是有偏向和意愿的,今年想做理科,可能会让学校的学生优先学理科。当选课的推荐,与学校的意志违背的时候,就出现选科的问题。排课上,我猜很多学校有很多个性化的问题。我在走班之上还要分层,这个对于学生的基数要求很大,晓羊如果在没有基数的前提下,能不能实现个性化的需求?
周林:的确在上海、浙江有些学校会引导学生选择套餐,其实慢慢随着整个社会对高考改革的认知程度,以及政策落地的深化,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
第一,最根本的,学校为什么要偏文偏理,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根本还是要提高高考成绩,如果发现这么去引领的话,反倒会伤害到高考成绩,就不会做这个事情。
第二、家长对这块的认知会越来越高,家长他最关心的就是孩子高考的时候能不能多几分。家长如果通过评测发现自己孩子这三科最强,学校不让选,你说家长怎么想。随着改革慢慢深化以后,学校做这样去做是很难的。
第三,晓羊教育的一人一课表平台是纯SaaS平台,不管学校是哪种走班模式,小走班、中走班还是大走班,不管是分层还是要分区走班,都可以完全配置满足。我们的产品还在不断优化。我们的口号是“一人一课表,一校一策略”,每个学校的走班策略确实不一样,基于它的师资配比,很多方面去考虑,推它自己的走班模式。无论是哪种模式我们都通过我们的平台服务满足它。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也可按Ctrl+D收藏本页面,谢谢!感谢本文来源方:多知网